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
分类: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首页 >> 古典文学

古典文学


【林州茶店民间文艺•第296期】吉祥如意 |婆婆的古典文学


2023-05-06 21:55:15 ,,,,,,,,








婆 婆

文 / 张 书 爱

婆婆今年86岁高龄,普普通通的出生,普普通通的农村人,普普通通的生活。随着岁月的侵蚀,生活的磨砺,原本笔直的身材略显弯曲,满头的青丝黑白交替,原本年轻漂亮的脸庞皱纹沧桑。年纪大了,婆婆看上去瘦小了,好在她的身体还算硬朗。我和婆婆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之久,我们的婆媳之情犹如母女之情。

公公在世时,勤劳,善良,特别慈祥。退休后,闲不住的他,还喂了两头牛。我刚到婆婆家时,婆婆50多岁,每次她把饭做好,都会给我们盛出来,然后喊我们去吃饭。由于爱人和哥哥相差16岁,我过门的时候,哥哥嫂子就已另立门户,两位姐姐也都已经嫁人,爱人在焦作上班,平时家里就我和公公婆婆三个人,与其说婆婆多了一个儿媳妇,不如说她多了一个女儿。有时候我也帮忙下厨房,可婆婆总是微笑着推辞道:“你们年轻人,干干净净的,别弄脏了衣服。我还年轻,用不着你做呢。”那时的婆婆干净利落,厨艺又好,我只是很偶尔的下一次厨房。我怀有大儿子身孕时,在我爱人那里住了一段时间,就在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,大儿子呱呱坠地了。面对七个月早产的小生命,我和爱人一时不知所措,好在有老乡帮忙,好在哥哥也在焦作上班,爱人赶紧把情况告诉了哥哥,哥哥不敢怠慢,即刻启程返乡去接婆婆。婆婆忙活了一天两夜,缝了几个大褥子、小褥子、儿子的一套棉衣、小手绢帽、黄布小兜兜,还有一沓尿布,带上我的棉衣,第三天便和哥哥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焦作。月子里,婆婆把我照顾的无微不至,每天起早贪黑、百般操心的变换着我的饮食,既要保证营养,还不能影响奶水的充沛,特别是操心不足月的小孙孙,还要洗尿布,搞卫生。因为儿子早产,长得很瘦小,我甚至有点儿不敢动他的感觉,每次换尿布不知从何下手,婆婆心疼她的小孙孙,又怕我弄不好,所以经常都是婆婆给儿子换尿布。好在大儿子虽然是早产,但是哭声洪亮,身体棒棒,平安健康。那年的冬天冷得特别早,我大儿子是1991年阴历9月26日生的,十月初就下了一场大雪。一时间,天寒地冻,白雪茫茫,晒尿布成了难题。虽然紧接着生活区就供暖了,但是暖气管道是在窗户下面,在两张床和桌子下面,只能取暖,晾尿布排不上用场。爱人找了点铁丝做了个简单的笼罩,婆婆则是不管白天黑夜把尿布放在笼罩上面腾,又在火炉圆圈围上尿布烘焙,不让她的小孙孙受丁点儿的委屈。寒冷的天气,我除了洗脸、刷牙、上厕所下的地来,其他的都不让下地。婆婆总是嘱咐我:要好好休息,好好睡觉。即使不瞌睡,也要躺在被窝里闭目养神。不能在床上久坐,怕着凉,怕对腰部不好。在她看来,月子里的人很金贵,女人坐月子是一辈子的事,月子做不好,就会落下“月子病”,心情还要欢欢喜喜,畅畅亮亮。而婆婆则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囫囵觉。满月之后,又在焦作住了一段时间,到阴历11月底,眼看快要过年了,我们回到了老家。给儿子补办了满月宴之后,由于工作需要,爱人又匆匆的回去上班了。因为儿子的不足月,婆婆还是不放心我一个人照料,于是夜晚就睡在了我的房间里,换尿布经常还是她来换,并不断嘱咐:我和孩子都不能着凉,照料孩子一定要细心。直到过年,婆婆才回到了她自己的房间里休息。寒冷的冬天,婆婆疼爱呵护刚刚坐完月子的我,儿子的尿布、小衣服、我的衣服、床单、被罩都是她来洗。那时候没有洗衣机,都是婆婆一件件的用手洗,直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,我才开始自己洗。特别感恩的是:自我坐月子到第二年春天,每次洗头,都是婆婆把中草药——艾草,煮成艾水让我洗头。婆婆总是说:“艾草是好药材,产妇用艾水洗头,祛风驱寒,还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”。有时还会让我喝点儿艾水。婆婆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爱护,温暖慰藉了我缺失母爱的心灵。大儿子三岁的时候,那年夏天,二儿子出生了。公公婆婆考虑到大儿子还小,主动承担了照料大儿子的重任。月子里,婆婆的照顾自不用提。我更加感动的是:因为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根本就不够月子里吃,公公竟然挨家挨户的去买柴鸡蛋给我吃,让我好好滋补身体。婆婆不但要照顾我坐月子,还要白天黑夜的照料着大儿子,有时夜里还要给大儿子喂奶粉,比我都尽心,还要做家务。公公也是忙里忙外,既要照看田地,还要照看两头牛。公公婆婆陀螺似的辛劳,无怨无悔的付出,一直深深的打动着我。天下父母心啊!为了子女,奉献着无私的爱,如冬日暖阳,如春风化雨。两个儿子慢慢长大,婆婆照料大儿子不知不觉整整两年。公公婆婆看着他们可爱的小孙孙,心里那个乐呀,洋溢在脸上的是更多的幸福和甜蜜。公公会时常领着两个小宝贝去逛逛超市;会用小推车推着两个小宝贝去菜地里摘菜;就连去近处的田里干活,也会推着两个小宝贝,看着他们在地头玩耍,在油菜地边捉蝴蝶……有一句俗语叫“隔辈亲”,爷爷奶奶亲孙子真的是胜过亲自己的儿女。

孩子们渐渐长大,终归是弟兄两个,公公婆婆给我分了家。最大的区别就是:一个院里多了一个灶火。后来,在农村户口迁移城市户口的浪潮里,为了能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,我和爱人商议,想把我和孩子们的户口迁移到城里。公公婆婆闻讯后,犹如晴天惊雷,怒发冲冠,百般阻拦。但我还是下定了决心,把户口迁到了城里。公公婆婆眼看着美满和谐的家庭将要越飘越远,心里承受不了这个打击,有爱生怨。比如下雨天我用他们的伞去送大儿子上学,婆婆会一把夺掉说“自己买去!”;白天没时间洗衣服,晚上去洗,婆婆会随手拉灭院灯“费电!”;甚至有一年的秋天,婆婆破天荒地给外人讲:我给她的养老粮——玉米,不是挑选的好玉米。而我明明就还没有给她呢!准备着冬天闲暇时节把挂起来的一串串好玉米掰了籽给她。这不明摆着找事吗?!对于没有实质性的伤害,我都可以忍受,但是对我人格的攻击我确实非常生气,那个怒火呀,在我心中时不时地燃烧,委屈得很。但吵架终归是个笑话,我问心无愧,坦坦荡荡,何惧她说,何惧她讲。我也知道这并非是婆婆的本质思想,她是一时在气头上,她没有文化,对有些事情看不开,钻进了死胡同。她对我们的外迁是万般的不舍与无奈,她舍不得她亲爱的小孙孙,舍不得这个美满和谐的家庭,她对我们的爱,有目共睹。人,上年纪了,只求一家人平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老有所依,共享天伦之乐。她对我们的恩情,远远大于这些负荷。我隐忍着,始终保持着对她的尊敬,保持着家庭的和睦。慢慢的,婆婆的脾气没有那么差了,也没有以前的锋芒了,尽管她心里还有疙瘩,但小院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和欢乐。公公去世后,孝顺的哥哥嫂子两位姐姐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生活,就把婆婆接到了他(她)们家去住,让婆婆安享晚年。几年前的一个晚秋,我回老家去看望婆婆,婆婆正好在大姐家住着。那天,天气不太好,阴沉沉,灰蒙蒙的,有点阴冷的感觉。到下午炊烟四起时分,天空飘起了如烟如雾的牛毛细雨,而婆婆却不在家。“这个时候,婆婆干啥去了呢?”我暗自纳闷,就从大姐家走出来,看见婆婆站在大街上,我赶紧上前拉住她:“妈,您在这儿干啥呢?”“不干啥。”“快回家吧,下雨呢。”“好”。我们回家没一会儿,婆婆却又出去了。我又走到大街上,果不其然,婆婆还站在那儿。我很诧异地问:“您咋又出来了,干啥呢?”“卖油条的快过来了,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过来,咱今天晚上吃油条。”婆婆笑眯眯地说。天哪,我都出去这么多年了,婆婆还记得我喜欢吃油条。我的心猛然跳了一下,像点着的烟火一样,从心灵深处喷出了感激的漫天灿烂的火花……“不等了,咱回家吧,外面冷,大姐在家蒸的有馒头。”我拉着婆婆就要走。“没事儿,你回去吧,我再等一会儿。”我拗不过婆婆,想着回家拿把伞吧。刚转身,就听见“卖油条嘞——卖油条嘞——”粗犷的叫卖声。婆婆的爱超越了世俗的轨迹,像彩虹一样美丽温馨,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缘分,赐予我的福分。我和婆婆在一起生活了十余年之久,我们相互的脾气性格早已了解的透彻无漏。婆婆喜欢我的干净整洁,喜欢我的善解人意,喜欢我的温柔可亲,喜欢我处事的豁达,不计较,喜欢穿我给她买的衣服,鞋子,喜欢我对生活的努力……

时间叫人开窍,时间是治愈心病的良药。随着农民工进城的大趋势,婆婆已经豁然开朗,欣然能够接受20多年前我们所做的决定。她不再心里有疙瘩;也不会像以前一样,每次我们回老家临走的前几天晚上,她辗转反侧睡不着,独自一人偷偷落泪;把她接到城里来,她也会很乐意很开心的住上一段时间。有一种牵挂,不会随时光流逝;有一种真情,不会随岁月变浅;有一种关心,不会随距离而缩减。我会经常给婆婆打电话,叮咛她照顾好自己,我会经常回老家去看望她,临走时同样的依依不舍。有一次在和同村小姨的谈话中我说:“现在老家最牵挂的人就是婆婆了。”小姨感慨地说:“是啊!难得你们的婆媳感情!”随着婆婆的年事已高,我们姊妹几个已经轮流照顾着婆婆了。天下做父母的,不管亲爹亲娘,还是公公婆婆,为子女付出了多少?无法衡量,无法计算。而我们做子女的,又能回报多少?少之又少。“婆婆也是妈,您一辈子辛苦啦!您把儿子抚养大,如今儿媳来报答……”听着这首歌,泪满双颊。亲爱的婆婆啊!祝您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,快快乐乐安享晚年!The End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作者简介


张书爱,林州茶店镇仙掌村人,林州民协茶店工作委员会会员,网名如意吉祥(坦然一笑)。自幼喜欢诗词文学。岁月悠悠,不改青春梦想。前路漫漫,心中总存浪漫。愿与真诚的朋友们一起在文艺的殿堂里徜徉。
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茶店工作委员会主办本期编辑:逯 軍本期审核:郭丽 燕《林州茶店民间文艺》挖掘、收集、整理、传承、弘扬、传播民间传统文化艺术,推介乡村最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人才,活跃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【林州茶店民间文艺•第296期】吉祥如意 |婆婆的古典文学, ,,,,,,,,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
成语大全    127.0.0.25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